首页 项目分类 名师专家 论文服务 知识产权 未来商城 学习论坛 学习视频 健康养生 科研动态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藏医火灸法
浏览量:2430 作者: 发布于:2024-03-13 文字: 【大】 【中】 【小】
  • 【概述】
  •   藏医火灸法又称藏医火灸疗法,火灸疗法是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
  • 【灸前准备】
  •   艾叶,生姜,荜拨,胡椒,干姜,煅寒水石散或石灰石,白毡片,柏木片或高山栎木片,金箸,银箸,铁,桦木,柳木,短叶锦鸡木,沙棘,动物犄角(特别是种羊角等雄性动物角),滑石,松耳石和玛瑙等石类和宝石类,布块,蜂蜡,酥油,蔗糖,山羊油,鹿油,象牙,虎豹的犬齿,白炽灯光,线香,火柴或打火机,甲紫等。
  • 【施灸法】
  •   藏医火灸,居·米旁的《医学全集》和帝玛·丹增彭措的《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中均记载:“火灸种类二十三种之多。”可见藏医火灸种类较多。但粗分则主要分为二大类,即艾灸法与非艾灸法。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是艾灸法,现将各种灸法,简介如下。
  • (1)艾灸法
  •   艾灸是在一定的穴位上面放置艾炷,点燃施灸,用以清除隆病和寒性疾病的一种峻治法。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等特点,是藏医火灸中最常用的一种灸法。
  •        ①艾叶种类:《晶珠本草》载:“艾草有野艾、草艾和小艾三种。其中野艾冠厚实,呈花形,茎短小;草艾生长于草甸沼泽地带,叶对生,花黄白”。野艾花叶茂盛,作为艾炷较好。而草艾分大小两种,其中小艾不适于艾灸,大艾生于田梗地头,或种植在家园,枝高叶大,也可用于制作施灸的艾炷。
  •   ②艾叶采集时间:在医学《后续》中记载:“秋季三个月为采艾最佳时期”。每年农历七、八、九三月的初一至十五日时期艾叶和花朵生长茂盛,无籽,枝叶不宜断残,这时采集的艾叶最佳。
  •   ③艾绒制作方法:将采集的艾叶、花朵晒干后;用木棍槌成绒状(不槌断艾叶),除掉杂质及土石等物,再用点燃的等题或后古特奖若枝条轻轻烧烧艾缴并立即用手揉搓,直到艾绒变成墨绿色为止。然后,最好在水中浸泡3日,喷洒麝香水,晒干后再用木棍槌成易燃艾绒,包入纸中搓卷成粗细不等的艾条。根据用途和病情的不同,切成大小不等的头尖底圆、易于放置和燃烧的艾炷。
  •   ④艾炷大小:用于头部和四肢及前身各穴,以小指尖大小为宜;用于脊椎各穴,以食指尖大小为宜;用于肿疮和痞瘤等肿块坚硬疾病,以中等诃子尖大小为宜;用于失血需要封闭脉道者,以扁圆如羊粪粒大小为宜;用于施灸小儿的剑突穴位或其他穴位,以豌豆粒大小为宜。
  •        ⑤操作方法:有煮法、烧法、烤法和拟法四种。
  •   煮法:适应于痈疖、痞瘤等症。首先灸痈疖、痞瘤的四周,以封闭脉道,防止肿块扩散。然后,灸肿瘤中央,以破坏肿瘤的巢穴。对于病情较重者,于最佳穴位连灸几壮,一般20次为最好,19次为次,17次为下。
  •   烧法:适用于灰色培根病和黄水病,以及心风病等,灸15次为最佳,13次次之,9次为下。
  •   烤法:适用于隆病、寒性虫症、大小便闭塞或尿频、洞泻不止等症。灸7次为最佳,5次为次,3次为下。
  •   拟法:8岁以下小儿使用拟法,即灸豌豆粒大小一次,使小儿略感惊痛便可。
  •   一般在施灸中,将灼烧成斑痕者称煮法;灼烧起细小水泡者称烧法;不伤及皮肤只灼红皮肤者称烤法;略灼而产生惊痛的称拟法。按火灸种类分类,汉地火灸属煮法;艾灸属烧法;霍尔火灸属烤法;天竺火灸属拟法。按灸位分类,四门穴宣用烤法;下体穴宜用烧法;上体穴宜用煮法;神经或筋膜部位宜用拟法。灸脊椎各穴,只用拟法不用烤法或烧法,以免伤及神经引起瘫痪或脊椎僵直难伸。
  •   此外,产后大出血、泻后抑压风势及筋膜断裂复续等三种情况如果灸量过度则会造成筋膜拘挛、阻断风路、肌肉萎缩等弊端,务必谨慎。
  •   具体操作:患者挺身端坐,在选中穴位上划点做好标记,然后用胶水或大蒜汁将艾炷粘于穴位上,点燃后适当吹气助燃,至艾烟消散、烬火烧及皮肤时用针头拨去火灰,但不要触及皮肤。如果多个穴位同时灸烧,第一灸炷燃至三分之二时点燃第二灸炷,依次循序,要做到前灸火力未散,后灸火力续之,使热力源源不断,这样效果更佳。灸时要求火势均匀、不偏不倚,灸痕四周略起细小水泡,无疼痛感,说明灸法得当。一般所谓烧熟的标志是胸腹部施灸则背部微感疼痛,同样背部施灸胸腹部微疼、恶心。此时,可停止灸烧。有人认为艾炷燃尽发出“杂”的声响,同时灰烬四散者,效果更优。如果患者出现欲吐、头晕等副作用,则要立即停止灸烧。
  • (2)非艾灸法
  •   ①天竺火灸:在穴位上铺一层红纸或红绫,上盖四横指宽的白磁砂粉,其上置一块薄红柏木片,木片要在三热性药(生姜、荜拨和胡椒)水中浸泡一夜,于后用朱砂水写八个字,口念咒语二十一遍,早晨东向,用火镜聚太阳光烧灼木片以灸之,对中风、黄水、脉病有效。又一法是取一薄铜镜,口念咒语,用水清洗铜锈,置于火上烧热,以不烫手为度,用一未褪色的新红绫包裹,口念咒语百万遍,频频放于穴位反复烧灼。如灸温下降,可用火镜聚光反复灸热,口念咒语千遍。再于其上面,用较大的艾炷灸烧一段时间,口念咒语一千遍。上述灸法治疗寒性痞瘤、腹绞痛、瘰疬、中邪、索增隆病(相当于神经官能症各心血管病证)等。施灸之前,首先要用瞿麦和荜拨浸水洗净穴位,待水液干后才能施灸。
  •   ②汉地火灸:在穴位上撒布一份煅寒水石散或石灰石,滴入热水三滴,用其产生的热烧灼,可治脉病、血管栓塞和黄水病(以水肿、湿疹、关节肿胀疼痛、肤色青黑粗糙为主症,类似中医湿证)。
  •   ③霍尔火灸:在穴位上面涂以油脂,上铺一层白毡片,毡片要在盐水中浸泡,拧干水,用钳子夹一块烧烫的羊脂石置于毡片上,灸烧程度视疾病而定。用以治疗丹毒、牛皮癣、痹证等皮肤病。
  •   ④神变火灸:在穴位上面铺一层红绫,上垫一块牛皮厚的柏木片或高山栎木片,其上置艾炷燃灼。主治直候病(又称垢甲病,类似痛风病)、痹证和各种肿块等。
  •   ⑤神奇火灸:在穴位上面撒布寒水石和三热性药(荜拨、胡椒、干姜)等份研成的粉末,上盖一块红绫,垫木片,置艾炷燃灼,可消除肿瘤、寒性黄水病。或者取一无锈铜镜,红绫裹之,置于穴位,口念咒语百遍,置于红绫上燃艾炷烧灼穴位。
  •   ⑥缘份空行母火灸:施灸者入定空行母执火禅、口念十相自在咒语二十一遍,在穴位上依次垫以写有咒符的纸、红棱和柏木片三物,上置含有少许户枢尘土的艾炷,用火镜聚光点燃灸之,口呼“哈哈哟”之言,并默念十相自在咒语二十一遍。艾火虽未燃及木片,但穴位已得灸力,此灸除眼睛之外的所有部位均可使用。灸之可除增盛热证之外的一切疾病,特别对中风、中邪、鬼魔作祟(神志疾病)引起的疾病及疖痈、痞肿等有效。
  •        ⑦烙灸:
  •   金烙:用弯头金箸做烙器,烧烙有关穴位称之金烙。用以驱邪、预防瘟疫等,具有保护识觉之功效。
  •       银烙:用银箸做烙器,烙之,可干脓水、去腐肌、治疖痈。
  •       铜烙:用黄铜做烙器,可愈伤、治痈、杀虫。
  •       铁烙:用铁做烙器,可防骨刺、破胃部癥瘕。
  •   木烙:用柏木、桦木等阳木,柳木、短叶锦鸡木等阴木,沙棘、(木旬)子等子木或文冠木、小檗等三黄水药木于木板上猛烈摩擦直到冒烟时熨在穴位上,根据木质性质对症灸治直候病、痹证、白脉病、血管疾病、皮肤病、黄水类病、创伤和炎肿等疾患有效。
  •   角烙:用动物犄角(特别是种羊角等雄性动物角)烧热烙之,效果相当于木烙,根据疾病选烙。
  •   石烙:将滑石、松耳石和玛瑙等石类和宝石类涂上油脂,用火烧烫置于穴位,对疬病、疖痈、肿瘤炭疽、直候病、痹证、黄水和中风等有效。
  •   布烙:将布块或羊毛等于火硝水中浸煮,取出后用棺木炭火烤干变硬,卷在沉香木上,干后点燃,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熄火置于穴位上烙之,对黑痣、鸡眼、脑病和偏头痛等有效。
  •   油脂烙:以融化的蜂蜡、酥油、蔗糖、山羊油、鹿油等适量烙于相应穴位,对痔疮、淋巴结炎、阴部瘘管、外窍处生疮等有效。
  •   牙烙:将象牙、虎豹的犬齿于青油和水的混合液中浸煮后,置于穴位烙之,对陈旧疮伤及疖痛、癥瘦等有效。
  •   光烙:用现代灯光等烤灼穴位,对疮伤和炎肿等有效。
  • 【适应证】
  •   藏医火灸,一般认为具有阻断疾病随脉管扩散、迅速止痛、抑压隆病窜行蔓延、开胃消食、破痞瘤等癥瘕、愈痈疖陈疮、抑肿胀、去黄水、燥湿、清除脏腑水液渗漏、扶助胃火、提升体温、醒神醒脑等许多功效。主治的病证包括食物不化症、胃火衰弱、浮肿、寒性水肿、寒性痞瘤、寒性赤巴病(赤巴,相当中医的火。赤巴紊乱所产生的各种症状叫赤巴病。寒性赤巴以脉迟、目黄、尿黄、体温低、大便色白、不消化、寒凉饮食起居有害等为主症)、头部及四肢黄水充斥、肉痈和骨痈、炭疽、虚热、癫狂、痫证、昏仆不省人事、一切脉病以及热病断后(即不使热病重新复发)等。总之,对隆、培根(培根,相当于中医的水、土,其所引起的病证以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为主)所致的一切寒性疾病,特别对白脉和黑脉病、黄水病、直候病、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疗效显著。
  • 【注意事项】
  • (1)首先要掌握藏医火灸的各项禁忌
  •   ①在病证上,对赤巴热病、一切血液病等任何瘟热引起的疾病禁止施灸。
  •   ②在部位上,眼睛等五官及男女在脉即男性会阴的左侧脉、女性会阴的右侧脉和耻骨阴毛中间的动脉等处禁灸。对这些部位施灸会造成男性阳痿不举,因而除了高龄老人或无生育能力者外,不得火灸。
  •   ③在时间上,饱食后,胃肠等六腑部位也应禁止施灸,下雪风寒天气不宜施灸。另外,还要避开八卦九宫忌日和体内神魂巡行的部位施灸,不可随意妄为。例如:每月(阴历)初一、初六、十八、二十二、二十四和三十日皆宜禁止放血、火灸。秋三月不灸右肋部位,春三月不灸左肋部位,夏三月不灸脐部各穴,冬三月不灸腰部各穴。此外,人的神魂晨在唇,日出在嘴,日升在舌,正午在眼,日斜在小尖脉,下午在肺脉,日落前在上胸,日落在下胸,黄昏在脐,入夜在阳门,午夜在胃,下半夜在中胸,黎明在肠等,故也有上述各时不宜灸相应部位和穴位之说。现代科学证实人体随着气候变化和月亮圆缺而盈损变化,上述不同季节和时间禁止施灸是有一定道理的。
  • (2)施灸后的注意事项。帝玛·丹增彭措的《白晶鉴》载:“艾炷燃尽时立即用拇指(或小石子)用力按压熄火。灸后不可立即饮水,宜稍作散步,恢复体力。七日之内禁食腐坏或酸性食物。禁忌风寒、剧烈运动、发汗和白昼睡觉等。饱食之后不宜施火灸,灸后也不宜饱食或嗅闻皮毛等的焦味和秽气”。
  • 【按语】
  • 藏医火灸法又称藏医火灸疗法。火灸是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藏医外治法分缓治法和峻治法两种。缓治法为施术时无甚感觉和疼痛的一种疗法,峻治法是施术时较为疼痛的一种疗法。火灸是峻治法之一,在既定穴位或痛点用艾炷烧熨,利用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将隆病和寒性疾病平息于发病部位,达到根除寒症和部分热症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隆病,是指隆(相当于中医的风、气,但含义更广泛)的平衡失调致的病证。关于灸法的作用,藏医大师哲巴坚赞(公元 1147—1216年)在《医疗·国王宝库》中明确指出:“于既定穴位灸之,温通气血息疾患”。针灸学中强调灸疗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通调气血、平息病痛的目的。藏医火灸虽未形成系统经络学说的理论,但在许多经典著作中不乏这方面的类似阐述。起源于民间的藏医火灸不是单纯的某一民族医学,而是具有多民族医学内容的综合医书。是藏汉医药学与印度医学相结合的产物。藏医火灸疗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在公元8世纪时期,藏医火灸已经有了大量的文字记载。至清代,藏医学家帝玛·丹增彭措所撰《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一书是火灸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从适应证和禁忌证、灸法、次数、术后注意及功效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述,其记载的穴位达322个。可谓是集藏医火灸之大成。因此藏医火灸法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继承、整理、总结、提高、推广并发扬光大。
  • 仅用于知识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zhangguannangywl@163.com修改删除。
  •  
养生百科
更多
日常养生,应从洗脚开始
药养是什么
针灸常识
拔罐后主要有十大注意事项
推拿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气功的十大好处
什么是饮食养生
藏医放血疗法
熏蒸的作用与原理
秋季应该如何养生